行业新闻
锡盟540家矿山企业投入矿山生态建设资金27.6亿元
时间:2014-09-16
锡盟按照“谁开发、谁治理”原则,坚持制度建设与监督并重,约束矿山企业开展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避免因矿业开发力度加大而加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截至目前,全盟已有540家矿山企业累计投入矿山生态建设资金27.6亿元,治理矿山面积41.96平方公里。
走进白音华海州露天煤矿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街道,园林般的建筑以及层层绿色。公司负责人介绍,在矿区北侧种草6.9公顷、种植各类树木7800株,环坑公路覆盖草皮1.8万立方米、种草6.5公顷,排土场覆盖草皮土72.9万立方米,完成坡面砂障53.6公顷,种草47.5公顷,种植沙棘55.5公顷。
矿区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小区花园化,白音华海州露天矿在不断加大投入、夯实绿化基础工作的同时,遵循“创精品、塑样板、提品位、树形象”的工作思路,先后建设了矿区文明生活小区、工业广场、生态公园等一系列亮点工程,把矿区建成了“一条街一个风格、一个路段一个景色、一块绿地一个造型”的绿化景观,形成了一个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园林式单位,呈现出“矿在绿中、楼在林中、路在树中、人在园中”的美丽画卷。
政府在矿山治理中负有重要的监督责任。记者在西乌旗环保局6楼监控室看到,在线监控平台正监测着粉尘污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线监控系统通过移动无线网络或有线连接至环保局在线监控室,可以及时掌控矿山企业粉尘污染治理和采取措施情况,为执法部门提供科学数据。2012年3月,西乌旗成立矿山综合执法大队,重点监督检查企业的初步设计、开发利用方案、生态恢复治理、水土保持、环评报告、安评报告等制度落实执行情况,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查处企业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大队成立以来,矿区施工车辆碾压草场现象基本杜绝,运输道路粉尘污染得到有效缓解,露天矿山外排土场复垦绿化成效显著,矿区内部绿化大幅度增加。
政府要求,部门监管,企业努力。这是东乌旗矿山环境治理的模式。东乌旗境内有矿山企业41家,其中,金属矿山企业9家,煤炭矿山企业5家,非金属矿山企业9家,砂、石、矿山企业18家。今年各矿山企业均与东乌旗政府签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责任状,这使的东乌旗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境内的内蒙古兴业集团锡林矿业有限公司为防止采空区塌陷,在一采区建设了尾砂充填站,总投资2536.35万元,预计月平均充填15000立方米,目前正在进行尾砂管路与设备安装。今年6月重点进行了植被恢复治理工作,出动2台铲车、2台钩机以及若干人力,对竖井及尾矿库周围进行复垦种草,复垦面积35000平方米,投入资金50万元。
通过治理,目前全盟已恢复牧草地3060公顷、建设用地1138公顷,不仅改善了治理区生态环境,而且补充了建设用地,综合效益明显。
走进白音华海州露天煤矿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街道,园林般的建筑以及层层绿色。公司负责人介绍,在矿区北侧种草6.9公顷、种植各类树木7800株,环坑公路覆盖草皮1.8万立方米、种草6.5公顷,排土场覆盖草皮土72.9万立方米,完成坡面砂障53.6公顷,种草47.5公顷,种植沙棘55.5公顷。
矿区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小区花园化,白音华海州露天矿在不断加大投入、夯实绿化基础工作的同时,遵循“创精品、塑样板、提品位、树形象”的工作思路,先后建设了矿区文明生活小区、工业广场、生态公园等一系列亮点工程,把矿区建成了“一条街一个风格、一个路段一个景色、一块绿地一个造型”的绿化景观,形成了一个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园林式单位,呈现出“矿在绿中、楼在林中、路在树中、人在园中”的美丽画卷。
政府在矿山治理中负有重要的监督责任。记者在西乌旗环保局6楼监控室看到,在线监控平台正监测着粉尘污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线监控系统通过移动无线网络或有线连接至环保局在线监控室,可以及时掌控矿山企业粉尘污染治理和采取措施情况,为执法部门提供科学数据。2012年3月,西乌旗成立矿山综合执法大队,重点监督检查企业的初步设计、开发利用方案、生态恢复治理、水土保持、环评报告、安评报告等制度落实执行情况,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查处企业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大队成立以来,矿区施工车辆碾压草场现象基本杜绝,运输道路粉尘污染得到有效缓解,露天矿山外排土场复垦绿化成效显著,矿区内部绿化大幅度增加。
政府要求,部门监管,企业努力。这是东乌旗矿山环境治理的模式。东乌旗境内有矿山企业41家,其中,金属矿山企业9家,煤炭矿山企业5家,非金属矿山企业9家,砂、石、矿山企业18家。今年各矿山企业均与东乌旗政府签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责任状,这使的东乌旗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境内的内蒙古兴业集团锡林矿业有限公司为防止采空区塌陷,在一采区建设了尾砂充填站,总投资2536.35万元,预计月平均充填15000立方米,目前正在进行尾砂管路与设备安装。今年6月重点进行了植被恢复治理工作,出动2台铲车、2台钩机以及若干人力,对竖井及尾矿库周围进行复垦种草,复垦面积35000平方米,投入资金50万元。
通过治理,目前全盟已恢复牧草地3060公顷、建设用地1138公顷,不仅改善了治理区生态环境,而且补充了建设用地,综合效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