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投资高门槛之殇:新三板流动性困局缘何难解
时间:2014-12-21
据新金融观察报报道,在扩容全国一周年之际,新三板交出了一份1500家挂牌企业、93家做市转让挂牌企业、4万户投资者以及扩容后新晋挂牌企业定增融资额近百亿的答卷,其中既有量的提升,也有质的飞越。然而,尽管做市业务已上线近4个月,市场流动性不足仍是横亘在新三板面前的一道槛。
周年90分答卷
不知不觉中,新三板已扩容全国一周年。201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新三板自此成为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第3家证监会监管体系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市场,挂牌企业不再局限于北京、上海、天津和武汉4地。
新三板的扩容给予全国中小微企业一个圆梦资本市场的机会,而其较快的挂牌审查速度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零”要求的宽松挂牌条件,使得这个梦想更易变成现实。
一年以来,超过1100家来自全国的中小微企业登陆新三板,其中不乏挂牌前的亏损企业。截至上周五,新三板已有挂牌企业1500家,较扩容前增长4倍有余。
截至12月19日,仍有600余家拟上市的大型企业却不得不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外苦苦排队等待。面对难以估量的时间成本,九鼎投资、湘财证券和中科招商等曾试图IPO的业内知名企业,也在今年先后转投新三板。
随着挂牌企业数量的剧增,更多优质企业的涌现,市场的投资者开户数已从今年年初的1.25万增至目前的近4万,新三板获得了更多投资者的认可。而且公募基金目前正在参与新三板技术系统测试,有望在明年正式加入投资者大军。
在更广泛的投资者基础上,新三板对股票发行不作事前审批、对发行间隔没有强制要求的“快速、按需融资”功能也得以显现。扩容全国后,新三板新晋挂牌企业截至上周五已累计完成定向增发188次,合计募资约96亿元。
在融资功能的支撑下,以扩容全国后的今年年初首批266家挂牌企业为样本,据其挂牌半年后发布的2014年中报,其中近30%的企业净利润同比翻番。
在今年8月新三板做市商制度正式落地后,首批266家挂牌企业又贡献了目前93家参与做市的挂牌企业中的28家,而在目前挂牌不足半年的约700家新三板企业中,只有22家被选中采用做市转让。
由于做市业务对挂牌企业的资质要求较高,所以这个数据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新三板对挂牌企业的培育作用,不仅是融资功能,挂牌后知名度的提升以及主办券商的持续督导也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事实上,做市业务带来的流动性增加帮助挂牌企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股价曲线,这也使得企业在今后的融资和并购活动中有“价”可循。
投资高门槛之殇
不过,目前新三板交投冷清的帽子仍然难以摘掉。Wind资讯统计显示,在1400多家采用协议转让的挂牌企业中,竟有超过1200家在过去两个月中没有任何成交记录,资本市场价值发现的功能几近瘫痪。
这个问题很难通过参与做市来解决。现阶段做市商对挂牌企业参与做市的筛选要求严格,如今仅有93家挂牌企业被选中,而新三板同期却新增了400余家协议转让挂牌企业。而事实上即便是做市转让企业,每天的股票交易量一般也不会超过100万元,交易活跃度提升有限。
面对阴魂不散的流动性顽疾,新三板自然人投资者的高财务准入门槛成为众矢之的。新三板扩容全国后不久,自然人投资者“300万元”证券类资产市值的财务门槛便上升至“500万元”。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投资者的准入门槛越低越好。500万元意味着投资人的实际资产可能达上千万,这会将大量的投资者拒之门外,市场流动性很难提高。”新三板挂牌企业大禹电气的董秘李复明说。
采用做市交易的挂牌企业威门药业的董秘娄启慧也表示,500万元的自然人投资者门槛使得新三板交易方式的改变只是“无源之水”,即便是做市交易,也须配合大量投资者才能真正提高市场流动性。
股转系统市场发展部总监孟浩近日承认,自然人投资者的高准入门槛已成新三板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的阻碍。不过他强调,股转系统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在市场分层中解决此问题,而不会“简单粗暴”地将投资门槛从500万元直降至100万元或50万元,因为这不利于市场的风险防控。
不论“更富有的投资者拥有更强的风控能力”这个逻辑是否正确,曾经最成功的场外市场NASDAQ和如今美国最重要的场外市场OTC Markets,虽都有市场分层,但其中任一市场层次对投资者都不曾有任何财务门槛限制。
不论是NASDAQ的资本市场、全球市场和全球精选市场分层,还是OTC Markets的OTCQX、OTCQB和OTC Pink分层,不同层级市场间的区别都仅是挂牌企业的不同资质和相应的信息披露要求。
这些市场秉承的原则是让投资者自己决定投资与否,交易场所无权干涉与限制,只是负责为投资者揭示风险。根据多年的建设经验,较高层级市场的挂牌企业资质较好、信批要求较高,投资风险也相对较低。投资者当基于对企业的缜密研究,做出有根据的投资决策。只有充分活跃的市场才会产生公正的价格,而一个公正的价格是企业在资本市场生存的基础。
新三板扩容一周年答卷
成就
“扩容一年来,超过1100家来自全国的中小微企业登陆新三板。截至上周五,新三板已有挂牌企业1500家,较扩容前增长逾4倍。 ”
投资者开户数从今年年初的1.25万增至目前的近4万,市场获得了更多投资者的认可。
扩容全国后,新三板新晋挂牌企业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定向增发188次,合计募资约96亿元。
以扩容全国后今年年初首批266家挂牌企业为样本,据其挂牌半年后发布的2014年中报,其中近30%的企业净利润同比翻番。
不足
市场活跃度不够。在1400多家仍采用协议转让的挂牌企业中,超过1200家企业在过去两个月中没有任何成交。即便是做市转让企业,每天的股票交易量一般也不会超过100万元。
周年90分答卷
不知不觉中,新三板已扩容全国一周年。201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新三板自此成为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第3家证监会监管体系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市场,挂牌企业不再局限于北京、上海、天津和武汉4地。
新三板的扩容给予全国中小微企业一个圆梦资本市场的机会,而其较快的挂牌审查速度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零”要求的宽松挂牌条件,使得这个梦想更易变成现实。
一年以来,超过1100家来自全国的中小微企业登陆新三板,其中不乏挂牌前的亏损企业。截至上周五,新三板已有挂牌企业1500家,较扩容前增长4倍有余。
截至12月19日,仍有600余家拟上市的大型企业却不得不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外苦苦排队等待。面对难以估量的时间成本,九鼎投资、湘财证券和中科招商等曾试图IPO的业内知名企业,也在今年先后转投新三板。
随着挂牌企业数量的剧增,更多优质企业的涌现,市场的投资者开户数已从今年年初的1.25万增至目前的近4万,新三板获得了更多投资者的认可。而且公募基金目前正在参与新三板技术系统测试,有望在明年正式加入投资者大军。
在更广泛的投资者基础上,新三板对股票发行不作事前审批、对发行间隔没有强制要求的“快速、按需融资”功能也得以显现。扩容全国后,新三板新晋挂牌企业截至上周五已累计完成定向增发188次,合计募资约96亿元。
在融资功能的支撑下,以扩容全国后的今年年初首批266家挂牌企业为样本,据其挂牌半年后发布的2014年中报,其中近30%的企业净利润同比翻番。
在今年8月新三板做市商制度正式落地后,首批266家挂牌企业又贡献了目前93家参与做市的挂牌企业中的28家,而在目前挂牌不足半年的约700家新三板企业中,只有22家被选中采用做市转让。
由于做市业务对挂牌企业的资质要求较高,所以这个数据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新三板对挂牌企业的培育作用,不仅是融资功能,挂牌后知名度的提升以及主办券商的持续督导也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事实上,做市业务带来的流动性增加帮助挂牌企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股价曲线,这也使得企业在今后的融资和并购活动中有“价”可循。
投资高门槛之殇
不过,目前新三板交投冷清的帽子仍然难以摘掉。Wind资讯统计显示,在1400多家采用协议转让的挂牌企业中,竟有超过1200家在过去两个月中没有任何成交记录,资本市场价值发现的功能几近瘫痪。
这个问题很难通过参与做市来解决。现阶段做市商对挂牌企业参与做市的筛选要求严格,如今仅有93家挂牌企业被选中,而新三板同期却新增了400余家协议转让挂牌企业。而事实上即便是做市转让企业,每天的股票交易量一般也不会超过100万元,交易活跃度提升有限。
面对阴魂不散的流动性顽疾,新三板自然人投资者的高财务准入门槛成为众矢之的。新三板扩容全国后不久,自然人投资者“300万元”证券类资产市值的财务门槛便上升至“500万元”。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投资者的准入门槛越低越好。500万元意味着投资人的实际资产可能达上千万,这会将大量的投资者拒之门外,市场流动性很难提高。”新三板挂牌企业大禹电气的董秘李复明说。
采用做市交易的挂牌企业威门药业的董秘娄启慧也表示,500万元的自然人投资者门槛使得新三板交易方式的改变只是“无源之水”,即便是做市交易,也须配合大量投资者才能真正提高市场流动性。
股转系统市场发展部总监孟浩近日承认,自然人投资者的高准入门槛已成新三板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的阻碍。不过他强调,股转系统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在市场分层中解决此问题,而不会“简单粗暴”地将投资门槛从500万元直降至100万元或50万元,因为这不利于市场的风险防控。
不论“更富有的投资者拥有更强的风控能力”这个逻辑是否正确,曾经最成功的场外市场NASDAQ和如今美国最重要的场外市场OTC Markets,虽都有市场分层,但其中任一市场层次对投资者都不曾有任何财务门槛限制。
不论是NASDAQ的资本市场、全球市场和全球精选市场分层,还是OTC Markets的OTCQX、OTCQB和OTC Pink分层,不同层级市场间的区别都仅是挂牌企业的不同资质和相应的信息披露要求。
这些市场秉承的原则是让投资者自己决定投资与否,交易场所无权干涉与限制,只是负责为投资者揭示风险。根据多年的建设经验,较高层级市场的挂牌企业资质较好、信批要求较高,投资风险也相对较低。投资者当基于对企业的缜密研究,做出有根据的投资决策。只有充分活跃的市场才会产生公正的价格,而一个公正的价格是企业在资本市场生存的基础。
新三板扩容一周年答卷
成就
“扩容一年来,超过1100家来自全国的中小微企业登陆新三板。截至上周五,新三板已有挂牌企业1500家,较扩容前增长逾4倍。 ”
投资者开户数从今年年初的1.25万增至目前的近4万,市场获得了更多投资者的认可。
扩容全国后,新三板新晋挂牌企业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定向增发188次,合计募资约96亿元。
以扩容全国后今年年初首批266家挂牌企业为样本,据其挂牌半年后发布的2014年中报,其中近30%的企业净利润同比翻番。
不足
市场活跃度不够。在1400多家仍采用协议转让的挂牌企业中,超过1200家企业在过去两个月中没有任何成交。即便是做市转让企业,每天的股票交易量一般也不会超过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