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34市县试点地区两年内建立完善土地二级市场
时间:2017-02-10
近日,国土资源部部署开展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试点工作,明确34个市县(区)试点地区,在2018年底建立符合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要求的土地二级市场。
业内认为,2016年各地高价地频现的背后,存在着房企高杠杆融资的支撑。尤其是在土地价格透支的背景下,加杠杆拿地的房企会在市场调整周期中面临一定风险,并有可能传导至金融系统。上海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执行所长陈杰认为,土地抵押的债务面临一定的坏账风险,并直接反映到银行贷款资产风险上,地价若下降,也将使得土地抵押价值大幅下降,银行资产安全性受到很大威胁,会对金融系统形成系统性冲击。
今年1月份,国土部部长姜大明表示,一些地方土地抵押融资比例偏高,助推高杠杆,必须坚持中央对“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住宅用地也不是用来投机炒作的,对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调整结构,提高住宅用地比例。要进一步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此次国土部下发的《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全面开展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试点作出重要部署。
《方案》明确,到2018年底,在涉及30个省(区、市)的34个市县(区)的试点地区,建立符合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要求,产权明晰、市场定价、信息集聚、交易安全的土地二级市场,市场规则基本完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为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支撑。
记者了解到,《方案》围绕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和抵押,重点对土地交易以及土地连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一并交易的情况,提出五项试点任务。包括完善交易机制、创新运行模式、健全服务体系等。
其中,在完善交易机制方面。《方案》提出,在继续执行现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或重申交易条件等要求。在土地转让环节,明确了土地转让形式及不同权能的转让条件,将各类直接导致土地使用权转移的行为都视为土地转让。在土地出租环节,针对划拨土地出租长期存在的不规范问题,提出重点加强管理。在土地抵押环节,提出放宽对抵押权人的限制,明确自然人、企业均可作为抵押权人办理抵押手续。
此外,针对二级土地市场的监测监管问题,《方案》要求,各地要健全土地二级市场动态监测监管制度,完善监测监管信息系统;强化一、二级土地市场联动,加强土地投放总量、结构、时序等的衔接,加强对土地市场的整体调控;强化价格监管,完善土地二级市场的价格形成、监测、指导、监督机制,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加强合同履约监管,并将相关情况纳入诚信体系进行信用考评;强化监督问责,减少寻租空间,对违反土地二级市场相关规定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以及责任人员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坚决打击各种腐败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新年伊始,各地楼市政策依然持续收紧,针对土地招拍挂市场的各种约束条件仍在持续。其中,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土地调控政策已达历史最严程度。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春节以后,各地土地市场逐渐开始供应。包括武汉、郑州、青岛等地都有多起土地出让,但热门地块不多,从市场成交一线看,高溢价率地块明显减少,大部分土地成交以平稳为主,除个别区域个别地块外,土地价格基本平稳。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预计在调控政策影响下,各地土地价格平稳依然是主流;相比2016年,2017年土地市场将明显降温”。
业内认为,2016年各地高价地频现的背后,存在着房企高杠杆融资的支撑。尤其是在土地价格透支的背景下,加杠杆拿地的房企会在市场调整周期中面临一定风险,并有可能传导至金融系统。上海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执行所长陈杰认为,土地抵押的债务面临一定的坏账风险,并直接反映到银行贷款资产风险上,地价若下降,也将使得土地抵押价值大幅下降,银行资产安全性受到很大威胁,会对金融系统形成系统性冲击。
今年1月份,国土部部长姜大明表示,一些地方土地抵押融资比例偏高,助推高杠杆,必须坚持中央对“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住宅用地也不是用来投机炒作的,对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调整结构,提高住宅用地比例。要进一步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此次国土部下发的《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全面开展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试点作出重要部署。
《方案》明确,到2018年底,在涉及30个省(区、市)的34个市县(区)的试点地区,建立符合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要求,产权明晰、市场定价、信息集聚、交易安全的土地二级市场,市场规则基本完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为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支撑。
记者了解到,《方案》围绕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和抵押,重点对土地交易以及土地连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一并交易的情况,提出五项试点任务。包括完善交易机制、创新运行模式、健全服务体系等。
其中,在完善交易机制方面。《方案》提出,在继续执行现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或重申交易条件等要求。在土地转让环节,明确了土地转让形式及不同权能的转让条件,将各类直接导致土地使用权转移的行为都视为土地转让。在土地出租环节,针对划拨土地出租长期存在的不规范问题,提出重点加强管理。在土地抵押环节,提出放宽对抵押权人的限制,明确自然人、企业均可作为抵押权人办理抵押手续。
此外,针对二级土地市场的监测监管问题,《方案》要求,各地要健全土地二级市场动态监测监管制度,完善监测监管信息系统;强化一、二级土地市场联动,加强土地投放总量、结构、时序等的衔接,加强对土地市场的整体调控;强化价格监管,完善土地二级市场的价格形成、监测、指导、监督机制,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加强合同履约监管,并将相关情况纳入诚信体系进行信用考评;强化监督问责,减少寻租空间,对违反土地二级市场相关规定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以及责任人员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坚决打击各种腐败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新年伊始,各地楼市政策依然持续收紧,针对土地招拍挂市场的各种约束条件仍在持续。其中,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土地调控政策已达历史最严程度。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春节以后,各地土地市场逐渐开始供应。包括武汉、郑州、青岛等地都有多起土地出让,但热门地块不多,从市场成交一线看,高溢价率地块明显减少,大部分土地成交以平稳为主,除个别区域个别地块外,土地价格基本平稳。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预计在调控政策影响下,各地土地价格平稳依然是主流;相比2016年,2017年土地市场将明显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