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围绕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从今年3月份开始,组织实施了十项“清零达标”行动,分别由区直分管部门牵头制定产业到户、兜底保障、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易地扶贫搬迁、控辍保学、基本医疗、危房改造、饮水安全、电力保障、大数据平台建设等专项行动方案,组织12个盟市、96个旗县(市、区)全面摸清底数,统筹整合资源,加大政策支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清零达标”行动具体为,“六项清零”,即到户政策未落实或执行有偏差的清零、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扶贫产业项目未覆盖和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兜底政策未覆盖的清零、贫困嘎查村集体经济清零递增、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清零、贫困嘎查村未通动力用电和贫困户未通生活用电达标清零、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清零。“四项达标”,即实现精准扶贫数据质量达标,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需求、乡、村两级卫生院(室)设备、人员、药物等基本医疗服务达标,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达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子女控辍保学达标。
第一,推进脱贫攻坚政策全面落实。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和“两摸底一核查”等核查,进村入户开展贫困户数据信息采集工作,并对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且脱贫不稳易返贫和边缘人口易致贫的两类人群开展排查识别。通过核查,及时纠正政策执行“水土不服”和政策效果“打折扣”等偏差,确保各项政策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特别是对排查出没有落实产业扶持措施的1.43万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全部落实了产业扶贫项目,实现产业项目覆盖所有贫困人口。
第二,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义务教育方面,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完成了1793所学校达标建设。建立了控辍保学动态数据库,实时监控贫困家庭儿童辍学失学情况。截至目前,全区有1名厌学、2名因残因病失学辍学儿童,正在开展劝返和认定工作。医疗保障方面,贫困患者救治比例和25种大病患者救治率均达到99.9%;33万名贫困慢病患者享受签约服务,签约率98.5%。自治区安排1.3亿元财政专项资金,完成752所卫生室和176个卫生院达标建设工作。未落实基本医疗保险贫困人口仅剩37名失联人员。住房保障方面,排查发现需要危房改造的贫困户8073户17056人,已全部完成改造,正在组织验收,年底前全部落实到位。“十三五”全区规划搬迁贫困人口12.49万人、5.3万套安置住房的建设任务全部完成,目前已全部搬迁到位。安全饮水方面,共排查出饮水安全未达标贫困人口2.1万户46817人,现已全部解决。
第三,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嘎查村集体经济方面,全区3694个贫困嘎查村通过农牧业、旅游、电商、光伏等产业扶贫项目扶持均实现都有集体收入且逐年递增。电力保障方面,全面核查贫困嘎查村未通动力电、贫困户生活用电未达标情况。采取电网供电方式实现3694个贫困嘎查村全部通动力电,正在采取接入电网解决剩余的158户,采取风光互补等新能源系统(600瓦/户)单户供电方式推动剩余的220户贫困户生活用电清零达标。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启动实施剩余930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9个集中安置点、3715套安置住房全部竣工,8243人搬迁入住,年内完成剩余任务,重点解决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问题,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第四,夯实精准扶贫工作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深入开展“十进村”活动,充分发挥“草原轻骑兵”宣讲队伍作用,编印发放《扶贫政策知识手册》1万册,入户宣讲政策覆盖90.8万人次,不断提高贫困群众政策知晓率,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信心。加大各级干部培训力度,全区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872期,培训近20万人次。全区组建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230个、1112人的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选聘产业发展指导员10207名,对贫困户开展生产技术指导服务,推动产业扶贫政策精准落地。推进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平台数据系统建设,实现了国家、自治区、盟市、旗县四级数据纵向贯通和22个部门间横向衔接比对,切实减少基层填表报数,精简会议和文件,规范脱贫攻坚督查检查,为基层留出更多时间抓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