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区域性股权市场行业创新发展回顾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区域性股权市场在市场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持续提升。在不断拓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的道路上愈发走得坚定,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塔基”更加夯实,区域股权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成绩斐然,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举措渐次落地,为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四板力量。
一、股权估值服务体系建设突破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易会满主席公开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提法,引发资本市场高度关注和热议。
11月,中证协区域性股权市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估值定价工作组组长刘肃毅主持召开了以“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数智化股权估值体系”为主题的“专精特新专板企业股权估值研讨会”,来自全国35家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及证券公司、交易所、监管机构等参会。会议邀请股权估值专业服务商北京心流慧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兴慧作了《如何运用“数字(估值)+”服务专精特新专板企业》的主旨演讲。
近年来,区域性股权市场委员会一直在促进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非上市股权估值业务的成熟发展,持续选拔和扶持专业股权估值服务商,与北交金科、心流科技、交子金服、金谷子、前海股估等五家专业的估值服务商保持紧密联系。通过不断与估值服务商磋商和落地实践,天府股交、吉林股交、北京股交、内蒙古股交等多个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已建立起较成熟的估值指标和估值技术体系,区域性股权市场股权估值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
二、专精特新服务进展空前
2022年11月,证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于高质量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的指导意见》推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随即,区域性股权市场专业委员会召开《关于高质量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的指导意见》专题学习会议,会议认真传达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各区域性股权市场将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突出思想引领,强化担当作为,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建设中国特色资本市场贡献力量。
区域性股权市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府股交中心总经理在行业公众微信号发表《重大里程碑:证监会空前力度出台政策加持四板创新发展》一文,梳理和阐释了证监会加持四板创新发展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刘肃毅表示,区域性股权市场设立“专精特新专板”渐成标配,发挥着私募股权交易场所的功能和作用和区域性股权市场是资本市场“塔基”、“苗圃”的作用。
2022年,天津OTC、贵州股交、蓝海股交、武汉股交、前海股交、齐鲁股交、江苏股交、湖南股交、广东股交、天府股交、云南股交等众多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专精特新”成果显著,各股交以“专精特新专板”建设为契机,为企业开展培训辅导、路演、融资、上市培育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从2021年11月份,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提出“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广设立‘专精特新’专板”到现在,全国35家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中,已有24家开设“专精特新专板”,区域性股权市场以“专精特新”服务企业的动能持续提升。“专精特新专板”通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金融保障,正在成为地方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力抓手和关键平台。
三、全国首个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落地
2022年,区域性股权市场在制度和业务方面不断开拓创新,提升服务质效。全国首个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落地北京区域性股权市场,北京股交将依托区域性股权市场作为法定私募证券交易场所的功能定位和基础设施,依法合规、积极稳妥建设认股权的确权、登记、托管、结算、估值、转让、行权等综合服务试点平台。
证监会市场二部主任王建平对此表示,开展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是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生态体系,解决行业实际需求,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的重要举措。
除了全国首个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落地北京股交外,浙江、重庆等区域性股权市场也在积极探索认股权相关业务开展。5月,浙商银行首单认股选择权托管业务正式在浙江股交落地,浙江股交创新业务部门牵头与浙商银行资本市场部在认股选择权托管方面进行合作,以浙商银行杭州分行的一笔认股选择权业务为标的开展托管先行探索,经过多轮对接沟通后成功落地。12月,重庆股转中心与招商银行重庆分行签署《创新业务战略合作协议》,以探索落地“认股权”这一创新产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完善市场生态体系,提高服务科创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这意味着,重庆股份转中心将进一步发挥其区域性股权市场功能,提供认股权业务配套服务,与招商银行重庆分行共同挖掘优质标的,进一步为认股权业务开展打造良好的市场生态环境。
四、特色专板开板上线
5月,湖南股交“文化产业专板”开板,首批50家文化企业集体挂牌。促进区域内文化企业成长,加速借力资本市场发展的进程拉开序幕。未来,湖南区域性股权市场将培育一批优质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建立湖南文化企业“上市梯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7月,天府股交以“发展社会企业助推共同富裕”为主题,举办“天府股交社会企业板”开板仪式。“社会企业板”以“发挥天府新四板作用,发展社会企业,助推共同富裕”为核心发展目标,将成为川藏社会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综合服务平台。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四川省金融局局长欧阳泽华致辞表示,天府股交设立和运营“天府股交社会企业板”,在全国属于“首创”,是四川省将社会企业的发展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的又一创新探索。
12月,宁波股交贯彻落实《宁波市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新设“拟上市企业专板”,集聚一批具有上市潜力的优质企业,打造企业上市预科班,从源头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首批入板企业103家,占比宁波市拟上市培育库企业超40%。
五、区块链试点阔步向前
2022年,区域性股权市场是区块链建设发展的大年,各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结合监管要求和业务需要,加快区块链平台搭建,推动“区块链+数据报送”“区块链+登记托管”“区块链+企业融资对接”“区块链+政策通”等应用场景建设,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降低融资成本,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功能,加速构建中小微企业服务生态体系。“区块链+股权市场”的加快发展让市场信息化治理水平问题得到显著提升,市场存在信任成本较高、业务流程繁琐、监管难度较大等问题也大大改善,为提高区域性股权市场交易活跃度和融资效率打下了坚持基础。
1月,江苏股交、广东股交、前海股交、青岛蓝海股交、湖南股交、齐鲁股交、江西股交、山西股交、北京股交、上海股交十家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名单,成为“区块链+股权市场”创新应用试点单位。
3月,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块链建设试点工作的函》(证监办函〔2022〕141号),鼓励全国各区域性股权市场积极争取区块链建设试点。6月,证监会通报了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块链建设试点任务书终审情况,安徽股交、中原股权、吉林股交、河北股交、武汉股交等正式纳入中国证监会区块链建设试点范围。
9月,上海股交率先在区域性股权市场上线应用DID分布式数字身份技术(DID-DecentralizedIdentity)解决数据授权采集,融合使用的问题,为区域性股权市场更好服务优质中小企业提供了数据赋能,打响了进一步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形成数据共享、资源互通的生态体系的第一枪。
六、展望2023勇毅前行
从上海出台全国首部明确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私募股权的地方立法,到广东、重庆等地与各地市场监管局建立信息共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从宁波区域股权市场上市培育再创辉煌,到沪深北三大交易所服务基地相继落户各区域性股权市场……2022年,全国区域性股权市场捷报频传,佳音不断,硕果累累。
但也要看到,区域性股权市场生态体系仍不健全不完善,融资、转让业务尚未形成闭环,对市场主体吸引力不足,中小微企业政策聚合效应未得到有效发挥的问题依旧考验着兢兢业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每一个从业者。“十四五”期间,新发展格局对资本市场提出了更高要求。2023年,富有强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区域股权市场必将踔厉奋发,再创佳绩。
(来源:区域性股权市场)